所謂色彩管理就是結合CIE色度系統及ICC色彩標準,進一步溝通和推算出原稿、輸入端、顯示端及輸出端,在色彩空間中的對應關係,已達到複製結果與原稿顏色的一致性。
也就是所見即所得的一致性色彩目標。
色彩管理機制:
由於不同廠牌、款型的彩色印前設備,輸出的顏色不一致;個人的色彩認知與作業環境的不同,造成色彩有明顯的差異,這也就是需要「色彩管理」的原因。
色彩管理、是將掃描機、數位相機、顯示螢幕、印表機、印刷機等不同的色彩空間,應用設備獨立色彩作為中介色彩空間,使不同設備的色彩表現一致的技術。
在一九九三年以前,各廠商都各自獨立發展自己的色彩管理系統,但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格式,使得資料格式和內容無法相容,導致色彩管理的理念無法實現。
直到一九九三年,由八大電腦及電影像發展商組成國際色彩聯盟,建立了色彩特性描述檔的標準格式,稱為ICC Profile,在這個統一標準格式的運作下,使得色彩的一致性不再是色彩管理的夢魘,ICC Profile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色彩款裡系統在進行色彩轉換時,作為基本標準的資料內容資訊。
色彩管理可分成三個步驟,稱為3C: